伯乐头条专讯: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尽管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定的反腐措施,但腐败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政府各部门及更广泛的公共机构。该委员会呼吁菲律宾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反腐机构的资源配置,并确保司法系统的独立性。
该报告是在2月18日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审议会议后,于本周正式发布。委员会在结论性意见中表示:“尽管菲律宾政府提供了关于打击腐败的相关信息,但我们仍然担忧,腐败现象在政府各部门以及公共领域依然广泛存在。”
报告进一步指出,菲律宾监察员办公室、审计委员会等关键反腐机构缺乏足够的财政及技术支持,导致无法高效调查所有腐败案件。
为此,联合国专家组敦促菲律宾政府 “独立、公正、高效地调查和起诉所有腐败案件,特别是涉及政府高层及司法系统的腐败行为,并根据案件严重性给予适当惩处。”
此外,委员会还强调,菲律宾应立即为反腐败机构提供足够的人力、技术和财政资源,以确保其能够独立履行职责,提高打击腐败的能力。
在司法领域,委员会关注到菲律宾最高法院已在部分案例中引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但整体上,该公约在菲律宾国内法院的适用率仍然偏低。
委员会重申,菲律宾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确保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受到法律保障,并在各级法院中加大对公约的适用。同时,委员会建议加强对法官、律师及公职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公约相关权利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报告还提到菲律宾司法系统中存在 “来自公职人员的施压、威胁、恐吓及不当干预”,这些情况可能影响法官和检察官的独立性,甚至波及国家、地区和市政层级的司法决策。
委员会强调,菲律宾政府必须确保司法系统免受政治干预,保障法官及检察官的安全,使他们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不受暴力、威胁或腐败势力的影响。
此次联合国委员会的评估结果引发外界对菲律宾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关注。随着国际社会对透明度和法治的要求日益提高,菲律宾政府如何应对腐败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治建设,成为未来的重要考验。